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生力量,是学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为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专业素养和能力,深化青年教师的教学基础技能训练,加速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进程,包头四中于3月6日、7日举办了“青年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本次岗位大练兵活动涵盖了语文、政治、物理、化学四个学科。教师们紧紧围绕新课标,用心备课,立足大单元整体教学,精心组织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充分展示了各自的风采和专业底蕴,课堂精彩纷呈。校领导及各教研组的老师们参与了听课、评课。
张艺洋老师讲授的课例为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第二目《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本节课以3月5日召开的“两会”导入,通过开展“学生代表大会”活动,模拟人民代表大会的流程,使学生能够类比说出人大代表的产生、地位、权利与义务,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晦涩的概念,理解人大代表是人民参加行使国家权力的代表,感悟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再通过“新闻短报”的形式展示学生课前搜集的近几年来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提出的重要议案,感悟我国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有用的民主,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学生活动的开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主人翁意识和公共参与热情。
陈鹏老师讲授的课例为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第二章第2节第2课时,本节设计采用简单一般到复杂情况的分析,逐步建构起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分子构型的完整思维路径,步步铺垫,便于学生思考。通过任务1搭建气球模型启发学生思考体会共用电子对间的相互排斥,尽量远离的思想,初步建构VSEPR认知模型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对常见分子的孤电子对进行定量计算初步掌握计算价层电子对的方法。通过任务3用VSEPR理论模型预测分子和离子的空间模型,发展学生运用VSEPR模型预测分子构型的能力,本课时锻炼了学生的证据推理的意识,通过一步步完善VSEPR理论模型,学生逐步建构起分析预测分子空间构型的思维路径,从最后的检测题可以诊断出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并学会了正确运用VSEPR理论模型,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马凤丽老师授课内容为第六章圆周运动第2节向心力。本节课主要探究了向心力的大小。通过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来感受向心力,进一步猜测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利用向心力演示仪和DIS演示仪引导学生从定性到定量来探究向心力的大小,最后得出结论。课程主要体现了学生探究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挖掘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的精神。
贺宇晨老师讲授的课例为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二单元第4课《窦娥冤》(节选),本节课以剧本杀的形式探秘窦娥之死,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效果显著。学生以侦探的身份,通过介绍死者窦娥还原案发现场、找出能够证明窦娥有冤情的线索、完成窦娥人物形象报告、找出真凶、撰写结案报告这一系列活动,落实了课堂的学习目标。课堂通过推理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了《窦娥冤》这部经典作品,并从中获得了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多重提升。
朱雪爽老师讲授的课例为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第二节第三课时《铵盐的性质—谁“偷了”爷爷的化肥》。本节课以爷爷的化肥晾晒后减少,帮助爷爷找到偷走化肥的“小偷”为情境,按照“分析化肥成分—猜测化肥减少原因—通过实验视频验证猜想—探究如何正确使用化肥”的路径展开,在探究铵盐的性质的过程中寻找化肥减少的原因,并根据铵盐的性质探究如何正确保存并使用化肥。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及实验探究的各个环节,这样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知道该知识在生活中如何应用,增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王坤钰老师讲授的课例为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五章第二节第四课时《铵盐的性质—制氨达人》,本节课以实验室制气体的一般思路展开。讲解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原理引导学生根据反应原理,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形成气体发生装置—气体净化装置—气体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的思维模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建立气体制备的结构化思维,再通过介绍其他可以制备氨气的方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课堂上在分析实验现象时,学生们能够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深入思考现象背后的原理,体现出了较强的观察分析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王旭丽老师讲授的课例为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五课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本节课主要通过模拟人大会议展开,即召开“包头四中上放学期间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专题讨论会,通过模拟人大代表收集群众意见,形成议案,提交议案,以及监督国家机关落实情况几个环节,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民主集中制的优势。紧接着更进一步,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分析流程中体现出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模拟人大会议的形式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兴趣,所选择的话题包头四中上放学期间交通问题让学生有话可说,参与度高。
郑苗苗老师讲授的课例是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三节第一课时《向心加速度》本节延续前两节向心力引出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存在加速度,并从两条线路(动力学方向和运动学方向)探究了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指向圆心,得出加速度的大小;在理论推导过程中循序渐进,用以往学习过的知识拓展推导有助于学生连贯所学知识,获得系统的知识体系。
此次活动不仅充分展示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同时也为全体教师提供了交流研讨、互观互学的平台。
厉兵秣马,功在平时,学无止境,研亦无境。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包头四中教师将继续以此为契机,深耕课堂,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用实干笃行开启新的教学征程!
供稿|教研处
一审(撰稿)|王丽俊
二审|杨文亮
三审|张雪峰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