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奈曼旗第四中学

>学校首页>党建之窗>政治学习>内容详情

每周一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十三讲、第十四讲

发布时间: 2024-12-24 09:32 发布单位: 奈曼旗第四中学 浏览量: 230 【公开】

12.20通 .png


12.20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十三讲、十四讲(1).docx

第十三讲:先锋队与中华民族独立解放(1919—1949)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第十三讲主要聚焦于1919年至1949年期间,中国共产党作为先锋队,在推动中华民族独立解放中的历史作用。这一讲从多个方面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领导地位和作用。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初心使命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使命的提出,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工农利益的代表,更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与民族解放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扎根中华文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阶级性与民族性相结合,把民主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结合,把现代国家建构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相结合。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民族独立


从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也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有先进阶级领导的新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追求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血流到一起,心聚在一起,不断强化中华民族整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


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革命成功


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共同缔造了新中国。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超越近代以后其他任何政治力量,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成功,实现中华民族浴火重生,重现文明荣光。


第十四讲:新中国与中华民族的新纪元(1949—2012)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第十四讲则主要探讨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共同体演变进入到历史新纪元的过程和表现。


一、重塑现代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其超越性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实践,实现了旧邦新命的彻底改造,实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现代国家形态的重塑。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捍卫国家统一,维护领土完整和社会形态统一,并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二、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在这一过程中,民族平等成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石,民族团结成为主线,民族互助成为保障,民族和谐成为本质。正是在这四个特征的推动下,中华民族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一致,共同致力于现代化建设。


三、推动中华民族大进步


由于现代国家形态建设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优越性,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政治上高度凝聚一体,人口流动与社会融合加速,文化共享共传迅速发展。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变进入到历史的新纪元,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面提高,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


四、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主旨。从解放战争的推进到西藏的和平解放,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到香港、澳门的回归,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同时,通过政协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等制度,赋予了广大少数民族参政议政的权利,使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进入到历史的新阶段。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第十三讲和第十四讲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推动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新中国建设中的历史作用,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共同体演变进入到历史新纪元的过程和表现。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和意义。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